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有一座名叫定林寺的古庙,庙内有一座五层石塔,塔底有《大唐平百济国碑铭》,为唐朝左武卫大将*、上柱国、邢国公苏定方讨平百济后所刊刻的纪功碑。故又称《苏定方塔》、《苏定方碑》、《苏定方平百济塔》、《苏定方伟绩勒铭》、《苏定方平百济塔碑铭》。
碑铭上的记载是流传至今有关大唐联合新罗灭亡百济的最直接、最基本的珍贵史料。
现在,定林寺址平济塔已被韩国*府列为第9号国宝。
一些对历史缺乏了解的韩国人也把苏定方奉为本国民族大英雄。
其实,苏定方是如假包换的中国人。
苏定方,汉族,生于公元年,冀州武邑(今属河北省)人,后迁居始平(今陕西兴平以南)。是千古罕有的良将、猛将,一生征战数万里,东至朝鲜,西至乌兹别克斯坦,北到蒙古草原,南到青藏高原,灭敌无数,为唐朝开疆拓土数千里,功勋卓著。
隋末乱世,年方十五岁的苏定方提枪上马,征战疆场。
史称苏定方“骁悍多力,胆气绝伦”,杀张金称于郡南,败杨公卿于郡西。后投窦建德、刘黑闼。
窦建德、刘黑闼相继败亡,苏定方归隐乡里。
唐贞观初年(),唐太宗惜才爱才,起用苏定方为匡道府折冲都尉。
从此,苏定方走上了杀伐四方,为唐朝开边定土的征程。
贞观四年(),定襄道行*大总管李靖远征东突厥,苏定方为先锋,率领二百名手持弓弩的骑兵乘大雾疾行,突袭颉利可汗牙帐,驰掩杀数十百人,颉利及隋公主狼狈散走,余众俯伏,奠定了阴山大捷的基础,顺利平灭东突厥。
战后论功,苏定方授左武候中郎将,后转左卫中郎将。
永徽六年(年)春,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百济、靺鞨联合进攻新罗,攻占其北境三十余城。新罗向大唐遣使求援。苏定方随同程名振攻打高句丽,得胜而归,拜为右屯卫将*,封临清县公。
同年(永徽六年,年)五月,苏定方又和葱山道行*大总管程咬金一起征西突厥,任前*总管,率五百骑败鼠尼施等部四万之众于鹰娑川(今新疆开都河上游裕勒都斯河谷)。
显庆二年(),苏定方任伊丽道行*大总管,再次征讨西突厥。
这次,苏定方大破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追至石国苏咄城(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西北),俘阿史那贺鲁,平灭了西突厥。
西突厥灭亡,原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亚诸国纷纷降附,整个西域置于唐朝的掌控之下。苏定方因功升迁为左骁卫大将*,封邢国公。其儿子苏庆节也得封为武邑县公。
显庆四年(年)九月,疏勒、朱俱波、喝般陀三国复叛。苏定方任安抚大使,至叶叶水(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的锡尔河),选精骑长途奔袭,昼夜疾驰三百里,穷追猛打,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全部平定。
显庆五年(),唐高宗亲自前往太原任命苏定方为神丘道大总管,命其率水陆大*十万余人征讨百济国。
苏定方自成山(今山东省荣成市东北海边)乘船横渡黄海,直抵熊津江口(今朝鲜半岛南部锦江口),灭百济,擒其王扶余义慈,以其地置熊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五都督府,并置带方州。
至此,苏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
大唐攻灭百济,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罕见的跨海两栖作战,规模空前,体现了唐朝初年强大的水*建设和先进的航海造船技术。
此战虽然没有达到灭高句丽的最终目的,但高句丽失去盟国,从此陷入孤立境地,而唐朝以百济故土为战略据点,对高句丽形成南北夹攻之势,为灭亡高句丽打下坚实基础。
显庆五年(年)十二月,唐高宗展开第二次征伐大战,诏以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大总管,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大总管,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大总管,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率兵分道进击高句丽。
龙朔元年(年)八月十一日,“苏定方破高丽于浿江(今朝鲜大同江),屡战皆捷,遂围平壤城”(高句丽首都)。但北线的陆路唐*进展缓慢,苏定方*开始出现粮草、冬衣补给的困难,进攻的最佳时机已不复存在。坚持到龙朔二年(年)二月,缺乏友*协同作战援助的苏定方知事不可为,无奈班师回国。
龙朔三年(年)五月,唐朝西北边境局势又告不安,吐蕃与吐谷浑互相攻伐。吐谷浑落败后,请求移居唐朝内地。唐高宗任命左武卫大将*苏定方为安集大使,节度诸*,以定吐蕃、吐谷浑。
已是白发苍苍的苏定方慨然受命,西出阳关。
乾封二年(年),苏定方病逝,终年七十六岁。
唐高宗闻讯后悲伤痛惜,下诏追赠苏定方为幽州都督,谥号为“庄”。
为了纪念这样一个战功赫赫的良将,朝廷后来将其画影图形,列入凌烟阁。
唐德宗时代,朝廷又将苏定方等古代名将六十四人设庙享奠。
在宋代设立的武庙中,苏定方赫然在列,为七十二名将之一。
可惜的是,就是这样一个“灭国神将”,在清代小说《说唐》系列里被描写成一个奸诈小人,先后施奸计射杀了罗艺、罗成父子,致使苏、罗两家仇深似海,恩怨纠葛好几代人。苏定方也因此成为了很多人心中是个大反派,严重被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