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汉年8月“花无数”瓷器工艺品拍卖会Lot.35清乾隆雕瓷洋彩金山寺图墨彩御制诗文挂屏,采用复杂且精湛的制瓷工艺,以南巡图与金山寺行宫图为蓝本,题咏诵金山寺之御制诗,写实再现乾隆南巡中“胜概天下第一”之金山寺风景,为乾隆御窑雕瓷洋彩巨作,立体展现盛世人文风情,提供珍贵历史资料,代表了当时极高的制瓷技术,意义非凡,极为罕见。
LOT35清乾隆雕瓷洋彩金山寺图墨彩御制诗文挂屏
挂屏整体以江苏镇江金山寺风景为题材,洋彩绘长江波涛翻滚,浪涌奔腾,瓷胎堆塑江中船只鼓帆前行,金山岛树木苍天,寺宇楼阁层叠,慈寿塔高耸云霄,殿宇厅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层层相接,山寺浑然一体,整个金山仿佛一座橼摩栋接、丹辉碧映的寺庙,尽显“寺裹山”之奇特风格,为明清瓷器中罕有写实性浅浮雕风景作品。屏面左上方隶书题写乾隆御制诗《游金山寺用苏轼韵兼效其体》,尾落“金山”“平安”印章款。
整器绘制精细,书写工整,设色华美,以近立体形式将乾隆盛世时期金山寺胜景重现,大气磅礴,甚为罕见,为研究乾隆皇帝南巡、镇江金山寺史料,以及乾隆时期粉彩瓷塑工艺等课题提供重要实物资料。
清档记载
金山寺自东晋初年始建后,历代对其咏绘经久不衰,入清后已为著名风景、文化重地,加之地处长江、运河交汇之处,江南核心腹地,故而在乾隆十六年(年)至四十九年(年)的南巡期间,多次至镇江,驻跸、往返镇江金山寺共计有18次。
《乾隆朝九江关呈贡档》
此件挂屏的烧造记录于《乾隆朝九江关呈贡档》中,“乾隆朝九江关监督海绍恭进:……雕拱洋彩金山图插屏成件(交热河)、雕拱洋彩焦山图插屏成件(交热河)、雕拱洋彩庐山图圆光挂屏成件(交热河)、雕拱洋彩琵琶亭图圆光挂屏成件(交热河)......”可知当时烧造了一系列类似工艺、材料且以各地风景名胜为主题的挂屏,交予热河行宫,即今日承德避暑山庄进行陈设装饰,其中“雕拱洋彩金山图插屏成件”即为拍品。
档案中所载“九江关监督海绍”为汉*正白旗人,研究成果认为其主管御窑厂时间为乾隆五十一年三月至乾隆五十二年(见《清代官窑瓷器史·卷一》,页,清代御窑厂督陶官吏一览表)。故金山寺瓷板应为乾隆五十一年三月至乾隆五十二年期间烧造,适时乾隆于四十九年结束其六次巡幸江南中的最后一次,此类挂屏或为咏诵、追慕途中风景所特别订烧,极具历史价值。
工艺高超
呈贡档中所提及“雕拱”技艺,对于器型复杂,不能在陶车和陶范内成型器物最为合适,如象生瓷、浮雕瓷板等。乾隆十二年唐英制定《制造瓷器则例章程册》,提及多种工艺,据此可推测该金山寺瓷板的成型工艺为:“先将湿泥打成泥片,用刀裁出粗胚大小。”“凡雕镂一项,先用湿泥捻出规模,俟胚稍干付雕镂作,照样雕镂成器。”“凡锥拱一项,各种坯胎登样之后,如有应锥、应拱者,付锥拱作照样锥拱。”由此可知,在雕拱瓷制品的制作过程中,艺人全凭直接以手塑形,但在具体成型过程中却没有详细操作方法可言,且成型过程不仅涉及雕塑、浮雕,还涉及刮削、镂雕、锥拱等工艺,技术要求、烧成难度极高,而拍品作为此类雕拱制器之佼佼者,不仅造型精准、绘饰细腻,且气势磅礴、极尽工饬,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唐英《烧造瓷器则例章程册》
名胜蓝本
乾隆皇帝南巡时曾特意携带明代文征明《金山图》,此画于乾隆初年被收于御书房,第一次南巡中乾隆皇帝在金山江天阁展玩,观后题诗“不到江天寺,安知空阔奇。携将亲证取,当镜固如斯”。原诗前有小序:“乾隆辛未南巡,行笈中携待诏此帧,二月既望,坐金山江阁,因题。”可见乾隆皇帝极喜金山,以至后来静明园玉峰塔影、避暑山庄小金山、北海远帆阁等建筑都仿金山而建。
明文征明《金山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金山图轴》中乾隆御题
清代宫廷画家对金山寺描绘颇多,如《乾隆南巡图》《南巡盛典》等作品中皆有涉及。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江南省行宫座落并各名胜图》,为清乾隆时期《南巡盛典》名胜部分彩绘,涉及多地行宫座落以及名胜景致,其中“金山”一图所绘,画面与清乾隆雕瓷洋彩金山寺图墨彩御制诗文挂屏高度一致,应为拍品画面直接蓝本。
《江南省行宫座落并各名胜图》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编号:地/
御制诗作
乾隆皇帝在镇江留下诗文题首,皆为吟咏镇江山川风物和史事民情,金山诗最多,拍品所书御制诗《游金山寺用苏轼韵兼效其体》即为最著名一首。乾隆皇帝对苏轼的文学造诣极为推崇,曾于御编《唐宋诗醇》中称赞“雄视百代者,必也其苏轼乎”,足可见对苏诗之喜爱。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批评王安石新*,引起当道不满,深感仕途险恶,主动清求外任,乃有通判杭州之任命。苏轼途经镇江,借宿金山寺中,有感而发做《游金山寺》一诗: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乾隆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三
拍品御制诗文
乾隆所作该首《游金山寺用苏轼韵兼效其体》,效仿苏轼《游金山寺》诗体,并运用苏诗韵脚和平仄,抒发乾隆皇帝游山览河豪情雅兴,并表达对北宋文豪之推崇,此诗载于《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三,挂屏所书为乾隆御制诗全文,注释之句亦详细标注。字体书写工整隽丽,架构得当,与画屏盛景相和:
平生不戒游览兴,西浮于洛东观海,轻舟风利过维扬,此间初识有江在。中流嵽嶫如补陀,八功德水澄无波,精蓝信宿可留憩,层楼阿阁何须多。青雀黄龙尽收楫,笳吹笙歌送西日,帆樯远近挂红灯,照入江天星点赤。髯翁醉醒风雅魄,奇句孤吟深夜黑,(苏诗有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非*非人竟何物之句)信耶非耶漫强明,律中要使*神惊。六百年来人莫识,我偶拈庚答风物。滥觞远忆巴岷山,土鼓云门拳石顽,清赏凭高兴未已,烹茶更试中泠水。
历史悠久
镇江金山原是长江中岛屿,因主泓道北移,清咸丰四年()后山四周陆续涨沙,至光绪三十四年()全部与陆地相连,从此“骑驴打马上金山”。
金山古称很多:晋代因其孤立江心,名为“泽心”;淝水一战,东晋将俘获的苻坚*拘押于此,遂改称获苻山、氐父山、互父山;南朝时又因其形若碧玉浮水,有“浮玉”美名;唐代大历年间,已有金山之名;宋真宗曾改名龙游山。又名金鳌峰、伏牛山,皆以形言;名头陀岩,据《九域志》载,唐代裴头陀在此获金数镒。
《江南省行宫座落并各名胜图》之金山(局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金山寺依山而建,始建于东晋初年,时称泽心寺。南朝时山上建浮屠七级,称慈寺塔。梁武帝时,称为萧帝寺。唐代起称金山寺,宋真宗改为龙游寺,宋徽宗一度改为神霄玉清万寿宫。
《康熙起居注》载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十月二十四日,“上乘沙船渡扬子江”,“临幸金山龙禅寺,御书‘江天一揽’”。据此金山寺改称江天禅寺,并随寺建行宫,但时人及后人仍称金山寺。金山寺殿宇楼阁鳞次栉比,山顶一塔直指云天,无论近观远眺,总见寺而不见山,向有“金山寺裹山”的说法。金山风景绮丽,天顺五年(年)成书的《大明一统志》赞之为“胜概天下第一”。
两帝南巡
从康熙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到乾隆四十九年()四月二十三日,清代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在百年之内各六次南巡。康熙皇帝六次南巡期间多次至镇江,驻跸金山。康熙二十八年(年)第二次南巡结束后,由曹寅之弟曹筌任“《南巡图》监画”,征召画家冷枚、王云、杨晋等,并由王翚领衔主绘,历时六年完成,共十二巨卷。第六卷中绘有金山,曾上拍于香港苏富比。
《康熙南巡图》第六卷中的金山香港苏富比拍品
乾隆皇帝于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六次南巡,多次过镇江。由诸多史料可知,乾隆皇帝南巡过镇江行程如下:
南下时,由瓜洲渡江至金山,然后游焦山和北固山等,离开镇江;回銮时,先至金山(只有一次先至焦山再至金山),前往江宁(今南京),然后又由江宁至金山渡江北上。乾隆皇帝每次在镇江驻留1天至2天,六次南巡中往返镇江、金山寺计有18次。
《乾隆南巡纪程图》第十一、十二程(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南巡纪程图》为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预先制定的路线图,青绿设色淡雅朴素。第11程和第12程纪程图册,绘制了从扬州府江都县至镇江府金山行宫等处的地理形势。
《清高宗南巡名胜图》佚名绘学苑出版社年
此本《清高宗南巡名胜图》各家书目未见著录,为传世罕本,应为为清代宫廷画师高手所为。其中“金山行宫图”与清乾隆雕瓷洋彩金山寺图墨彩御制诗文挂屏高度相似。
镇江博物馆藏清乾隆玉雕御题诗金山图座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缂丝金山全图挂屏传世可见,虽材质有异,但表现题材均与拍品相同,可资参阅。
清乾隆玉雕金山图御题诗文座屏镇江博物馆藏
座屏正面雕刻金山寺图,右上角刻乾隆皇帝御题诗,为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在文征明《金山图轴》所题诗句。乾隆皇帝作有一首《咏和田玉金山图》,或为此玉屏所作。
清乾隆缂丝金山全图挂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为乾隆朝缂绘结合、相得益彰的典型织绣画作品,其蓝本应为《清高宗南巡名胜图》之“金山图”。
历代金山图
宋李唐(传)《大江浮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金山寺自东晋初年始建后,历代对其咏绘经久不衰。现存可见最早图绘,应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大江浮玉》,“浮玉”是金山古称之一,一般认为画面表现的是金山南面景观,山上有双塔,两侧各有小山环绕:西面是石排山,东面则是鹘山。南宋周必大(-)谓金山“大江环绕,每风涛四起,势欲飞动,故南朝谓之浮玉山。”
日本雪舟《唐土胜境图》局部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雪舟(~)为日本画家,作品广泛吸收中国宋元及唐代绘画风范。年,雪舟随同遣明使来到宁波第二年途经杭州、镇江、南京一路北上到北京。在镇江期间,遍访名胜,实地写生,留下了描绘镇江全景的写实作品《唐土胜景图卷》()。从画中可见,金山位于长江之中,俨然“江中浮玉”,山顶有双塔,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宋代,与史料记载一致,郭璞墓礁石尚在水中,今已不存。
因镇江处于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而“四方商贾群萃而错处,转移百物以通有无”,在明清时期人口繁密,经济繁荣,并在明代弘治时出现“京口三山”这一概念,并在明末成为一股文化潮流。“京口三山”为金山、焦山、北固山之总称。明弘治年间张莱辑、顾清订正《京口三山志》十卷,现存最早刻本为正德七年(年),考订了金山、焦山、北固山的名迹和历史沿革,并汇集了关于此三山的历代诗文。《京口三山志》不仅首次把“京口三山”作为一个固定的概念提出来,也根据方志的主旨,在卷首版画中第一次将三座山共同表现在一个画幅中。在明代中晚期,无论版画还是卷轴画,“京口三山”图像开始大量增加并渐渐形成经典图式。这也和“京口三山”在此时成为一处地方名胜、明代旅游风气提升和相关出版物的传播有关。
《三才图会·京口三山图》王圻、王思义父子编集并刊行于万历三十七年()
《海内奇观·京口三山图》序言写于年,应为同年或稍晚刊出
两图模式非常相似,唯一区别就是江上小船数量。金山单独占据一个版面,而北固山和焦山,和长江北岸一起,被安排到了另一个版面中,这凸显了金山的重要性。在明代,金山的名气要高于焦山和北固山。晚明版画在图像空间上对金山的强调与时人对金山名胜的认知是一致的。
明文徵明《金山图》金山寺风景区管理处藏
明文征明《金焦落照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明文征明《金山图》局部香港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文征明(年-年),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为“明四家”“吴中四才子”之一。文征明绘有多幅金山图,在不同人生阶段皆有创作,可见其对金山之喜爱。
明王榖祥《金山图》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榖祥(—),嘉靖八年进士,官吏部员外郎。善写生,渲染有法度,意致独到。
明张宏《金山胜概图》局部南京博物院藏
张宏(-后),善画山水,明末吴门画坛中坚人物。此图绘于明崇祯丁卯年()。
明末清初方以智《金山寺》香港佳士得年11月30日,编号
方以智(-),为明末四公子之一,家学渊源,博采众长。据此图题识,应作于崇祯十三年()。
明唐寅《金山胜迹图》清宫旧藏下落不明
唐寅《金山胜迹图》是乾隆二十二年(年),乾隆帝二次南巡,在苏州所得。清末宣统去帝后流出宫外,现下落不明。
清高岑《金山寺图》南京博物院藏
高岑(-),为“金陵八家”之一。“金陵八家”是清康乾时代活跃在南京地区颇有影响的一大画派。
清严绳孙、张纯修、禹之鼎《京口三山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据尾纸题跋,推断此图绘于壬申年(清康熙三十一年,年)或之前。
清乾隆十五年《镇江府志》金山图(年)
金山图水彩画英国画师威廉.亚历山大年
金山寺铜版画法国人绘于十九世纪初叶
清周镐《京江二十四景》图册之“浮玉观涛”镇江博物馆藏
据题识判断,此册应为周镐于道光二十二年(年)绘制。画中可见,金山已经开始与岸相连。
《丹徒县志》金山图(年),图中可见金山已与陆地相连
金山刚与岸连接时年—年
年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金山寺
年经修缮后的金山寺
年寺内发生一次大火,被拍下并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