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勒陀利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指挥大师
TUhjnbcbe - 2022/10/8 12:56:00

一、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现实主义指挥学派的奠基人)

国籍:意大利著名指挥大师及大提琴家

人物概述: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20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大师。年3与26日,意大利指挥家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诞生。托斯卡尼尼是本世纪最有才华和要求最严格的音乐指挥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他永远是完全凭记忆来指挥。尽管这位本世纪最受称赞的指挥身材瘦小,但他的坚强不屈的高尚纯洁的品质使他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不可估量的人物。他九岁入帕尔马音乐院学大提琴和作曲,年成为里约热内卢歌剧院的大提琴演奏者,代理指挥演出了《阿伊达》博得一致好评,从此就任正式指挥。。-年任布宜诺斯艾利斯歌剧院指挥,-年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主任指挥。

年回国,重任斯卡拉歌剧院音乐指导。-年任纽约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年任纽约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年美国音乐界为他挑选优秀演奏员组成NBC(国家广播公司)交响乐团,由他任指挥达十七年,直到年退休。

值得一提的是,托斯卡尼尼在将近70年的指挥生涯中,指挥演出过多部歌剧和无以数计的管弦乐曲,演出曲目极为广泛。他的指挥艺术在世界乐坛上影响极大,到本世纪60年代为止。

指挥风格:托斯卡尼尼一直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他是从瓦格纳浪漫主义指挥学派向强调客观性的现实主义指挥学派过渡的奠基人。他竭力主张总谱是指挥家唯一的遵循原则,应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谱,最大限度地表现原谱。他的指挥特点以感情浩瀚、壮阔及风格多样而著称。他善于把作者的意图丝丝入扣地传达给听众,他的座右铭是:“我不要听那些音符,问题在于音乐的意义,在于音响的灵*。”

作为一名大提琴演奏家,他对自己的演奏要求严格,力求表现得尽善尽美,其风格简洁明快,富于歌唱性,有鲜明的个性与活力。他擅长记忆乐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托斯卡尼尼长达在长达68年里,统治着一个跨越国界的庞大音乐帝国一般。普契尼的多部歌剧是由他首演的。年起指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年后指挥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年起成为专业全职的交响乐团指挥,曾执棒于享誉世界的纽约爱乐乐团、费城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BBC交响乐团、拜罗伊特音乐节等。年起指挥新组建的美国广播公司(NBC)交响乐团,直至年最后一场演出《汤豪舍》时,托斯卡尼尼突然记忆失灵,从此退出乐坛。

二、布鲁诺·瓦尔特(被誉为“莫扎特专家”)

国籍:德国美籍著名指挥家、钢琴家、作曲家(-)。
  

人物概述:瓦尔特生于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16岁作为学生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出自己的《平静的海与顺利的航行》。-年任布雷斯劳城市剧院和普雷斯堡歌剧院第一指挥。年秋季任里加歌剧院第一指挥,在那里遇见了后来的妻子。同年10月马勒(时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院长)发来邀请,他以在马勒巨大魅力下个人风格无法自然发展为由拒绝,二人友谊出现裂痕。年秋季任柏林皇家歌剧院(后柏林国家歌剧院)皇家普鲁士指挥。同年致信马勒重申此前拒绝缘由,二人重修旧好。年秋季应马勒再次邀请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第一指挥,9月27日首次登台,指挥威尔第《阿依达》。-年他与马勒一同工作,为他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马勒诠释者之一奠定了基础。

年1月1日任慕尼黑歌剧院首席皇家巴伐利亚音乐总指导。在米兰他与托斯卡尼尼首次碰面。年2月6日,他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肖斯塔科维奇《第一交响曲》(俄罗斯境外首演),向西方有效引介了这位作曲家。-年任莱比锡布业会堂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年3月纳粹先后阻止他继续指挥布业会堂管弦乐团和柏林爱乐乐团,瓦尔特离德去奥。

年入美国籍。年2月14日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次登台,指挥贝多芬《费德里奥》。

瓦尔特还是是优秀的钢琴家,他录过莫扎特《第二十钢琴协奏曲》及巴赫、肖邦等的曲子。同时他也是一位作曲家,作有管弦乐(两部交响曲、一部交响幻想曲、一部序曲等)、室内乐(钢琴三重奏、钢琴五重奏、钢琴和小提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各一部)、艺术歌曲(25首,其中18首辑成三集出版)。此外,他还著有《古斯塔夫·马勒》、《贝多芬的<庄严弥撒>》、《布鲁克纳与马勒》、《音乐与音乐制作》等论著(文)与自传(《主题与变奏》)他的录音生涯开始于年(贝多芬、柏辽兹、比才),结束于年3月31日(莫扎特四首歌剧序曲和《共济会葬礼音乐》)。他留下了大量高水平的录音。

这些录音包括马勒五部交响曲、《大地之歌》(包括《第九交响曲》和《大地之歌》的世界首录)、《亡儿悼歌》、《青年流浪者之歌》、巴赫《马太受难曲》、贝多芬全套交响曲、《庄严弥撒》、歌剧《费德里奥》、《小提琴协奏曲》、《第五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全套交响曲。

年3月7日心脏病发作后逐渐退出舞台。布鲁诺·瓦尔特于年2月17日5时45分逝世于家中,葬于瑞士。

指挥风格:瓦尔特称自己是个维也纳人,他将维也纳人的抒情和乐观带进了艺术。人们对他早年频繁使用自由速度颇有微辞,但很少有人指出这些地方使曲子听起来更糟,围绕自由速度,他和马勒进行过长期的讨论。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他早期和晚期(录音中的时间)风格一样倾于温和,但事实是他并非总是如此,特别是在他早期录音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他,即便是到了中晚期,在特定的场合、针对特定体裁,如在歌剧院中和对歌剧序曲,他仍能制造出令人兴奋的效果,只是自始至终他的风格都不会让他的乐队和听众感到焦虑和压迫。他将管弦乐各声部处理得层次分明且富于歌唱性。

通过他与哥伦比亚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立体声唱片我们了解到50年代中期后他的演绎风格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内敛、典雅、流畅、松弛、舒缓、细腻和富有亲和力的整体外观下使音流在运动过程中折射出不同的表情、色调、气质和质感,在保持整体性前提下使不同乐句(段)自然形成各自的音响内核与和声效果。他对音乐的诠释具有持久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他十分擅长指挥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瓦格纳、布鲁克纳和马勒的作品。

瓦尔特是马勒音乐的痴迷者和推广者。除了是马勒《第九交响曲》和《大地之歌》的首演者,并参与马勒《第八交响曲》首演排练(受马勒委托)外,马勒其他交响曲的首演他几乎都在场。马勒交响曲总谱付印前,都交与他修改定稿。他是马勒《第五交响曲》的备选首演者。

人物评价:对瓦尔特的工作,阿尔玛·马勒给予了很高评价--"瓦尔特在马勒生前完全理解他作为一个音乐家和作曲家;在他死后,瓦尔特伟大和振奋人心的艺术在全世界为他服务。他掌握了其中每一个微妙之处,作为独创性的演绎,作为一个阐述的音乐家,他把马勒作品的精神作为自己作品的基调"。

布鲁诺·瓦尔特对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演绎,是本世纪指挥家中的传奇,而他也一向对这部作品情有独钟,早在78转的录音时代,他就传有两版。其中年的录音被欧美乐评视为他指挥艺术的颠峰之作。瓦尔特无疑是二十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

瓦尔特不遗余力提携后进指挥人才,比如伯姆、卡拉扬、伯恩斯坦、莱因斯多夫、朱里尼、索尔蒂、肖斯塔科维奇、列夫·奥博林、凡·克莱本、库贝立克、玛丽亚·伊沃金、米拉诺芙、费丽尔、厄纳·萨克、弗兰茨·魏克斯曼、乔治·伦敦、科恩戈尔德、祖宾·梅塔、格奥尔格·丁特纳等都受过他提携、帮助或指导。

三、列奥波尔德·斯托科夫斯基(美国指挥艺术发展史上的伟人)

国籍:美籍英国指挥家,古典音乐改编家。

人物概述:斯托科夫斯基生于伦敦。父为波兰人,母为爱尔兰人。学于牛津大学女王学院及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后又去巴黎及慕尼黑深造。年去美国,曾在教堂任管风琴手兼合唱指挥。年在辛辛那提交响乐团任音乐指导。

年,应聘为费城交响乐团任音乐指挥,将该团训练成为以音响绚烂华丽、效果丰富多彩而著称的乐队。组织过全美青年交响乐团、纽约市交响乐团和美国交响乐团。他从年开始录制唱片,年开始作广播演出,后来又在电影里演出,并作有巴赫、德彪西等作品的乐队改编曲。年担任迪斯尼的《幻想曲》(Fantasia)音乐指挥及演员,该片将音乐和动画结合在一起。

为了掌握录音技巧,还专门到柏林去学习。年回到伦敦,九十岁的他还在继续从事唱片录音。

指挥风格:斯托科夫斯基的指挥风格豪华壮丽,对比强烈,充分发挥了乐队的表现力。他是一位不拘一格、勇于革新的指挥家。他在费城交响乐团任职期间,曾提出过一系列改进措施,对乐队的排列进行了多次试验,最后打破了传统乐队的排列方法,把全部小提琴手都排列在右边。直到今天世界上有许多乐队还沿用他那独特的排列方法。

他指挥时特别强调指挥者与演奏者之间的内心交流。他认为如果没有内心交流,指挥者就只不过是一个击拍者而已。他对新鲜事物很敏感,他向美国人民介绍了许多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他不仅是美国指挥艺术发展史上的伟人,而且在世界指挥艺术史上同样占有重要地位。撰有《我们大家的音乐》一书。

人物评价:费城交响乐团一直被誉为"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也是全球水平最高的乐团之一。费城交响乐团能有今天的成就,第三任斯托科夫斯基居功至伟。斯托科夫斯基年,应聘为费城交响乐团任音乐指挥,将该团训练成为以音响绚烂华丽、效果丰富多彩而着称的乐团。外界把费城乐团特有的音响个性誉之为"费城之音"。

什么样的音色才叫"费城之音"呢?这是由乐团发出的坚实、浑厚、敏感、华美、光泽的音响与音色和富于圆滑分句处理的手法。这种圆润的弦乐与木管和铜管和谐完美的结合所产生的极其独特之效果,而这也是费城管弦乐团最令人陶醉的地方。而费城乐团这种具有独特个性的声音,就是由斯托科夫斯基训练出来的。他不仅是美国指挥艺术发展史上的伟人,而且在世界指挥艺术史上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斯托科夫斯基在费城任总监的时间不长,只有24年,但是他这24年毫不逊色于奥曼第的42年!

四、富尔特温格勒(典型的浪漫主义学派指挥大师)

国籍:德国指挥家。

人物概述:富尔特文格勒八岁开始学音乐,上小学时即显露出其非凡的音乐天才。起初在朱里赫与斯特拉斯堡任指挥,后历经柳伯克、曼海姆等地,年应聘为柏林爱乐乐团指挥。曾于-年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归国后任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队指挥,同时到德国各城市及维也纳、巴黎、伦敦等地巡回演出,所到之处,观众们无不欢声雷动,他由此而名震世界。年成为柏林国立歌剧院音乐总指导、柏林爱乐乐团指挥和德国纳粹*府的音乐顾问,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被误作战犯。年他终于被宣判无罪,才重新开始演出。

指挥风格:富尔特文格勒的指挥特点是:一登上指挥台,就处于一种忘我状态,时而吟唱,时而面目动情,时而踏足,时而闭上双眼……奇怪的是,乐队成员会情不自禁地与他一同作出反映。他的指挥富有催眠术般的魔力,听他指挥演出时,听众好像看不到乐队,而会全神贯注到令人迷醉的音乐中。在指挥旋律时,他不赞成有棱有角地拍击,认为那样会破坏旋律的流畅性。

在他的指挥中始终保留着瓦格纳浪漫主义指挥学派的主观因素,因此他属于典型的浪漫主义学派指挥家。他指挥的曲目广泛,气势雄厚,是德国优秀指挥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五、尤金·奥曼蒂(擅长背谱指挥及高标准名震世界)

国籍:匈牙利籍美国著名指挥家

人物概述:尤金·奥曼迪年11月18日-年3月12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5岁学习小提琴,7岁首次公演,被誉为"神童演奏家";年任匈牙利国立音乐学院教授;年赴美,后任指挥;年入美国国籍;~年任明尼阿波利斯管弦乐团指挥,年为聘为费城管弦乐团斯托科夫斯基的助理指挥,年正式担任该团指挥和音乐指导;他在费城管弦乐团工作44年,一直保持惊人的才能和精力,年曾率费城管弦乐团访问中国,获得巨大成功。

奥曼迪曾经获得过世界各国授与的荣誉称号,包括美国*府的"最高平尼奖"、总统的"自由勋章"、奥地利*府的"一级艺术"和"科学荣誉十勋章"、意大利的"共和国荣誉勋章"、法国的"荣誉中校"、丹麦的"荣誉爵士"、芬兰的"白玫瑰荣誉爵士"以及十七所主要大学与音乐院校的荣誉博士学位。

年退休后,他仍以客席指挥身份活跃在许多国家的乐坛上直至年去世。尤金·奥曼蒂是一位才气横溢的人物。他于年11月18日出生在布达佩斯。三岁时就开始拉小提琴,五岁半进布达佩斯国立音乐学院预科学习。他的小提琴演奏技艺进展神速,十四岁半毕业于音乐学院,荣获文学士学位,十七岁成了布达佩斯国立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教授。年,二十一岁的奥曼蒂初到美国,在纽约的卡皮特尔剧院管弦乐队当小提琴手。一年后晋升为首席小提琴。有一次,正当要演出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时,指挥突然病倒,奥曼蒂登上指挥台,背谱指挥了这场演出,居Ⅱ院立即将他晋升为助理指挥。

年,他被聘为明里亚波利斯交响乐团的指挥。年有_天,因托斯卡尼尼突然病倒,他应邀代理托斯卡尼尼指挥了费城乐团的演出,因此认识了该乐团的首席指挥斯托科夫斯基。年,斯托科夫斯基准备辞职,选定奥曼蒂作为他的继任者。经过两年多的热烈争论,年才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同意奥曼蒂担任费城乐团的首席指,挥。在斯托科夫斯基的一手训练下,托斯卡尼尼、库塞维茨克等蜚声国际乐坛白勺I指挥大师曾经担任过常任指挥的乐团里担任指挥是很不容易的。

指挥风格:奥曼迪的指挥是建立在尊重古典传统和坚实浑厚而又细腻的演奏风格之上的,他的音乐既不飞扬浮躁,亦不畏首畏尾。尤其是指挥俄国作曲家的作品时,更是感人肺腑。值得一提的是,奥曼蒂在纽约上任指挥后不久,乐团的乐队员就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不仅以擅长背谱指挥而闻名,而且有惊人的阅读和理解总谱的才能。他一直保持了斯托科夫斯基任指挥时期费城乐团演奏的高标准和名震世界的声望。他指挥的主要领域是交响音乐,但也指挥歌剧的演出。

人物评价:打开20世纪世界指挥艺术史册,能与一个乐团息息相关、相依为命几十年的指挥大师是并不多见的,比如像伯姆曾在两次合作中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相处了40年,卡拉扬与柏林爱乐乐团维持了35年的关系,而库谢维茨基和斯托科夫斯基也与波士顿交响乐团和费城交响乐团一起度过了25及24个春秋。

但是,他们之间的任何人在这方面都无法与奥曼迪相比,这位本世纪著名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指挥大师,从年开始担任费城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和常任指挥时起,一直到年因年龄和健康原因卸去该团常任指挥职务而退居二线时为止,整整和这个伟大的乐团合作了44年,而且在这奇迹般的44年里,奥曼迪既不像伯姆那样中间有过间断,也不像卡拉扬那样同时担任好几个乐团和歌剧院的常任指挥,他与费城交响乐团朝夕相处,紧密相连,从没有离开过一步,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全都投在了费城交响乐团身上,为这个具有光荣传统的乐团,在半个世纪中始终保持着少有的顶尖级乐团的水平,做出了无人可以取代的贡献。

经过44年的执著奋斗,他将费城交响乐团的声望提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高度,使那无比迷人的"费城--奥曼迪之声"响彻在全世界的每个角落中。

六、赫伯特·冯·卡拉扬(被称为"指挥帝王")

国籍:奥地利著名指挥家

人物概述:赫伯特·冯·卡拉扬于年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这里曾经诞生过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作曲家莫扎特。卡拉扬在指挥舞台上活跃60多年。他带领过欧洲众多顶尖的乐团,并且曾和柏林爱乐乐团有过长达34年的合作关系。他热衷于录音和导演,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像资料,包括众多的管弦乐,歌剧录音和歌剧电影,涵括从巴洛克到后浪漫主义欧洲作曲家的作品。其中一些作品,如贝多芬的交响曲还被多次录制。卡拉扬在音乐界享有盛誉,甚至在中文领域被人称为"指挥帝王"。

指挥风格: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风格卡拉扬力图将托斯卡尼尼的忠于原谱和富特文格勒的即兴发挥融为一体。他的指挥动作洒脱大方,时而充满激情,时而又细腻精致。在指挥台上他经常闭目深思,使得乐队各声部之间达到了演奏室内乐般的默契。在他的领导下,柏林爱乐乐团展现出了一种有如金属般的亮色,被誉为卡拉扬“音响”。

卡拉扬最擅长的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奥作曲家的作品,比如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布鲁克纳、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另外对于近现代作曲家,如:德彪西、拉威尔、西贝柳斯、尼尔森、肖斯塔科维奇,他都有着非常精彩的演绎。逸事传言卡拉扬曾经骑自行车公里,为的是去偷偷察看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的排练。接掌柏林爱乐是其辉煌录音生涯的开始。

卡拉扬与柏林爱乐乐团的合作长达30年,期间灌录的录音,有声影像多达余款,发行量过亿。同时,柏林爱乐乐团亦被带到艺术方面的高峰。80年代,他与柏林爱乐的矛盾因一位女单簧管手萨宾娜·迈娅冲突爆发,两者的合作减少。此次冲突非常,德国有关部门曾介入事件调停。卡拉扬认为,这是他本人有生以来最大的耻辱。

人物评价:年7月16日,卡拉扬在萨尔斯堡排练威尔第的歌剧《假面舞会》时感到身体不适,不久后逝世。后来证实死因为心脏病发。其遗产多达5亿马克,拥有私人飞机、游艇和跑车。卡拉扬一身追求完美,不论是技术还是艺术。技术方面,他经常参与录音和拍摄。艺术方面,他通常把惯演曲目录上数遍,并亲自参与导演。卡拉扬指挥过世界最顶尖的乐队,比如维也纳爱乐乐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乐团等。他的指挥艺术很能代表60至80年代的音乐表现取向。

卡拉扬关心后进,积极发现有天分的音乐家,并鼓励他们进一步学习。得到卡拉扬提携的音乐家有:享誉世界的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女小提琴家安娜·苏菲·穆特和钢琴家基辛。他建立卡拉扬指挥大赛。并筹组资金进行音乐方面的研究,涉及音乐与精神病治疗方面的关系等。

七、雷昂纳德·伯恩斯坦(被誉为桂冠指挥家”)

国籍:美国著名指挥家及作曲家。

人物概述:伯恩斯坦曾就学于哈佛大学和柯蒂斯音乐学校。年任纽约爱乐乐团的副指挥,年成为该团第一个美国指挥。他在任的十一年间,正是该团的黄金时代,此间他曾荣获“桂冠指挥家”的称号,从此一举确立了第一流指挥家的名声。他创作的著名作品有《耶利米交响曲》,第二交响曲《渴望的年代》,小提琴独奏、弦乐和打击乐的《小夜曲》,舞剧《幻想自由》等。他写的通俗音乐剧《镇上》和《奇妙的城镇》是百老汇经常上演的剧目。年辞去指挥职务专门从事作曲,但仍在欧洲各地作客席指挥而引人注目。享有纽约交响乐团桂冠指挥家的称号。

自纽爱退休后,他转往欧洲发展,希望多花点时间作曲,不过显然事与愿违。他在欧洲最重要的功绩是与维也纳爱乐保持长久良好的关系。因此维也纳爱乐颁给伯恩斯坦“荣誉副同志”的殊荣。奥地利于年举行了“伯恩斯坦音乐节”来表彰他的艺术活动。

指挥风格:伯恩斯坦是一个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指挥家。他曾戏笑说自己是个"富裕的指挥家和贫穷的作曲家",因此他在指挥方面的成就无疑是各方面中最出色的。他倾向于在指挥中自由地融入个人的理解,仿佛自己曾经参与了作曲。在许多音乐家依靠录音器械来呈现理想演奏效果的同时,伯恩斯坦却偏好现场录音,虽然瑕疵时而可见,但这种即兴演奏也带来了较强的真实感,而观众在场也使他迸发出庞大的激情。聆听他指挥的交响作品,我们能够感觉到他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指挥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