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成就
说到当代的创业者,既可以称得上是创业哲学家,又可以将第一创新灵活运用的人,当属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CEO兼CTO、特斯拉公司CEO、太阳城公司(SolarCity)董事会主席埃隆·马斯克(ElonMusk)。走出黑暗的少年
年,埃隆·马斯克出生在南非共和国首都比勒陀利亚的一个富裕家庭。他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他却非常热衷于阅读像《指环王》《银河帝国》这样的书籍。令人想不到的是,年仅8岁的埃隆就已经阅读完了百科全书,在小学高年级时,他甚至有时埋头苦读十多个小时。年,埃隆17岁,他从南非远渡重洋到了加拿大。埃隆离开南非后,他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南非总统德克勒克宣布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年,南非诞生了一位著名的黑人总统,他就是曼德拉。曼德拉总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向过去的白人统治者复仇,也没有被昔日的悲惨历史束缚,而是提出让双方和解融合,面向未来。如果黑人对白人抱有复仇之心,那么南非这个国家极有可能再次发生混乱。世界上有的国家和民族至今仍然被过去的仇恨束缚着,但曼德拉总统胸襟坦荡,抛弃了仇恨,提出融合,用最好的方法消除了仇恨,这是他留给世人的最宝贵的经验。不管怎样,埃隆前进的脚步没有被过去羁绊,他离开了当时被束缚住的南非,辗转到加拿大,最后在美国创造了新的历史。马斯克运用第一性原理奇迹接下来,我们用几个案例来展示一下马斯克是如何将这样一个基本原理用同一种方法论,在所有涉足的领域中去创造奇迹的,即基于物理学的还原论,进行组合创新,应用到突破性技术上去,实现了十倍好的结果。案例1:马斯克拆解电动汽车电池
特斯拉在早期研究电动汽车时遇到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一辆电动汽车至少需要85千瓦·时的电池,而当时储能电池的价格是美元/(千瓦·时),这便意味着在每辆特斯拉电动汽车的成本中,电池的成本将超过5万美元。如此高昂的电池成本,导致特斯拉第一款电动跑车Roadster的整车成本为12万美元。这一难题给当时的特斯拉带了来极大的困扰,直至马斯克用上了“还原论”这一有力武器。他是怎么做的呢?马斯克做的第一步便是还原论的要素拆解。他对电池的材料进行拆分,从元素层面将其拆解为碳、镍、铝、钢等不同材料。拆解之后,马斯克发现如果分别从伦敦金属交易所购买这些材料,仅需花费82美元/(千瓦·时)的成本,约为电池总成本的13.7%。换言之,电池成本高昂的直接原因,并不在于原材料,而在于原材料的组合方式。要想有效降低电池成本,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原材料组合方式。于是,马斯克的第二步便是寻求新的程序,将电池重新组合。为此,他与松下公司达成合作,采用松下钴酸锂电池的电池管理程序,重组特斯拉电动汽车的电池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举将电池成本降至当时全行业的最低水平。所以,我们看到储能电池的价格年是美元/(千瓦·时),年降到了美元/(千瓦·时),年降到了美元/(千瓦·时),有了特斯拉的超级电池工厂以后,储能电池的价格降到了美元/(千瓦·时)左右,而其中原材料成本只有80美元,让世人为之惊叹。案例2:马斯克拆解超级隧道
在特斯拉汽车引爆市场之后,马斯克并没有就此止步。我们看看他是如何突发奇想,建成让汽车在地下高速行驶的超级隧道的。
年12月,马斯克在洛杉矶遭遇了一次大堵车,于是他在Twitter上发布了一段文字:“堵车快把我逼疯了!我要造一台隧道挖掘机,开始挖隧道。”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里,这个为了解决地面交通拥堵问题的公司正式成立,马斯克将其命名为TheBoringCompany(“无聊”公司[6]),主营业务是挖掘地下隧道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2小时后,他再次在Twitter上发布了一段文字,主题是:“我们真的要开始挖隧道了。”
一提起地下隧道,很多人会直接联想到地铁。美国地铁的每千米成本约为6.25亿美元。仅看数字可能不太直观,不妨做个简单的换算。从北京到天津的直线距离约为.3千米,按照这一建造成本,就要花费.12亿美元。面对巨大的隧道建造成本压力,马斯克发现,想要做成这件事,最主要的指标是成本。他提出了“十倍好”要素,也就是将地下隧道的成本控制在地铁成本的10%以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马斯克再次用上了“组合创新”。
为了降低成本,马斯克从4个层面进行了地底隧道的成本要素拆解。第一,将隧道直径减少1/2以上,这意味着实际挖掘面积是地铁隧道的1/4。第二,让机器在挖掘隧道的同时,也能加固周边的墙壁。这样,整个过程的效率将会提高1倍。第三,将挖掘机功率提升2倍,也就是将成本再次对半缩减。第四,将挖掘出的废土制成砖块贩售,用创造的收益冲抵成本。
“四管”齐下,“无聊”公司的第一条地下隧道已于年12月18日正式通车,这条隧道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SpaceX总部,总长为1.83千米,当初预估的建造成本是11亿美元,而实际的施工成本仅为0万美元,实现了超出预期(十倍好)的百倍好的前期目标。虽然现在对于这种隧道实用性的讨论还在继续,在未来能否被广泛应用也尚未可知,但“无聊”公司从某种程度上确实是通过成本的拆解,做到了其他公司没有做到的事情。
案例3:马斯克拆解运载火箭
马斯克将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