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勒陀利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故宫院刊王云圣哲的衣装半偏袒式袈裟溯源
TUhjnbcbe - 2021/3/4 16:49:00
北京中科白瘕风级别 http://www.wxlianghong.com/
作者针对佛像的半偏袒式袈裟形制,在反思先行研究及其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以现存实物材料的图像与表现形式的探讨为主,文献查证为辅,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早期石窟中的佛像半偏袒式袈裟形制,承袭的是犍陀罗、阿富汗地区4-5世纪的传统;2、赞同阿·富歇、约翰·马歇尔的观点,认为犍陀罗、阿富汗佛像袈裟半偏袒式的图像来自古希腊,是希玛纯众多的穿着方式之一。其表现手法是中亚风格化表现传统与希腊写实主义相遇的结果;3、半偏袒式在西方也有发展,被犹太教和基督教美术同时借用为圣者的外衣,并且延续至今。总之,希玛纯作为古希腊的祭司、哲学家和*要的高规格服装,被佛教、犹太教、基督教美术同时借用,经历了一个由世俗走向神圣的过程。圣哲的衣装——半偏袒式袈裟溯源

王云

一?引子

佛像袈裟的半偏袒式形制,不同于印度常见的通肩式、偏袒右肩式,特指以袈裟不同程度地遮盖右肩、右臂的穿着方式。这种袈裟形制,在现存最早的一批中国佛教石窟以及北凉石塔中极为常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A型,覆盖右肩与部分右上臂,露出右肘及下臂。如莫高窟第窟主尊、炳灵寺第窟北壁9号龛像、麦积山第78窟主尊〔图一〕、云冈石窟第20窟大佛〔图二:1-2〕等。

图一麦积山石窟第78窟正壁坐佛

图二:1云冈石窟第20窟大佛

图二:2云冈石窟第20窟大佛

B型,覆盖右肩及右臂,右手从袈裟上缘伸出。此类又可细分出两种类型:B-1:露出双手型。如炳灵寺第窟北壁6号龛像〔图三:1-2〕等。B-2:覆盖双手型,即右侧袈裟自右手臂外侧向内缠绕,末端于腹前下垂覆盖双手。如北凉石塔岷州庙塔像〔图四:1-2〕、莫高窟第窟北凉千佛等。

图三:1炳灵寺石窟第窟北壁6号龛像

图三:2炳灵寺第窟北壁6号龛像

图四:1岷州庙塔佛像敦煌研究院藏

图四:2岷州庙塔佛像

从北魏中期到东、西魏,中国佛像的袈裟形制经历了褒衣博带式(右手从袈裟下缘伸出)〔图五〕的短暂流行。之后,A型半偏袒式在北齐重新登场,入唐后成为袈裟主流形制之一〔图六〕,并渗透到朝鲜半岛、日本以及藏传佛教地区,一直沿用至今。然而,这种袈裟形制在印度本土却极为罕见,因此引起了中国和日本学术界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故宫院刊王云圣哲的衣装半偏袒式袈裟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