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湖北新增病例清零。
新冠疫情的“主战场”从中国正式转向国际。
停业50天的全国影院已经进入复工准备期。
而就在昨天,对于影迷来说,也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将以4K修复3D版在全国重映。
时隔18年,当初第一次看《哈利·波特》的小孩,如今都已长大。
此次重映,势必要刷一波情怀票。
当然,长大的不仅是我们这些观众。
片中饰演哈利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也已经从小正太步入而立之年。
这么多年来,丹尼尔一直在转型。
从作品来看,都还挺成功的,至少在形象上是这样。
这不,最近他又主演了一部新片,演技有没有突破另说,至少故事是真的刺激。
逃离比勒陀利亚
EscapefromPretoria
说到越狱题材的电影,算得上优秀的一个手就能数出来。
排在的第一位的无非是《肖申克的救赎》。
不过这部电影注重对主角安迪的刻画,越狱手法在于写意,主要突出自由的主题。
电影大师罗伯特·布列松在年拍过一部《死囚越狱》。
影片利用极简的叙事手法,把一个真实的越狱故事的经过拍得精彩刺激。
当然,观众的美剧启蒙《越狱》也是一部经典之作。
再看《逃离比勒陀利亚》,没有高智商的越狱手法,没有几十年如一日的卧薪尝胆。
它的牛叉在于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故事发生在年的南非。
二战结束以后,南非*府为了社会维稳,颁布了臭名昭著的种族隔离制度。
法案按照肤色,将南非的黑人、白人、有色人种及印度人划分为四个种群,并据此划分出了各自的生存区。
白人享受着阳光沙滩,其他人种却遭受各种暴力镇压。
为了反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南非人民尝试了各种反抗,努力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
蒂姆·詹金(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饰)就是这一*策的反抗者。
他和朋友斯蒂芬,长期从事秘密反抗工作。
他们在街头制造小型爆炸装置,不是为了制造恐怖袭击,而是扩散他们的宣传单。
这一正义之举,却让他们付出巨大的代价。
在法庭上,法官怒斥两人对不起国家的养育。
最后,两人因暴力宣传反制度的行为被判入狱。
主犯蒂姆12年,共犯斯蒂芬8年。
入狱之前,为了方便在狱中生活。
蒂姆还把黑人女友给的钱,用铁管包住塞进了肛门里。
由于*治犯的身份,监狱对他们要求非常严格。
不能带笔、收音机和报纸,不能讨论*治,探视一月只能一次,而且要经过*府严格监视。
蒂姆当然不甘心在这度过12年。
从入狱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思考如何越狱。
还没有具体的计划,一名同为*治犯的狱友就已经决定入伙了。
可是,想要在监管森严的监狱中越狱谈何容易。
这里四处都有铁网和高墙,探照灯连夜开,照着监狱的每一处。
同时,高墙上还有持枪警卫24小时轮班看守。
至于挖地道,高墙下面都硬石,可谓是跳跳隧道通监狱。
在无数个夜晚冥思苦想过后,蒂姆找到了最合适的办法:做钥匙。
钥匙唯一的材料就是监狱改造车间的木头。
配过钥匙的人都清楚,制作钥匙需要钥匙模。
但对于蒂姆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记住钥匙的形状。
于是,他抓住任何机会观察狱警腰间的钥匙,然后凭借记忆把它画出来。
74天后,蒂姆终于纯手工做好了第一把钥匙。
当晚,蒂姆把木头钥匙插进锁孔,顺利打开了铁门。
不过,他只兴奋了三秒,因为他发现铁门之后还有一扇门。
很显然,这样严防的监狱里,一把钥匙根本不够。
想要逃出去,蒂姆只有继续观察,画图,制作,打磨。
期间也有过意外。
一次试钥匙的过程中,木钥匙折断,门锁无法复位。
由于时间紧迫,蒂姆只能硬着头皮,假装什么也没发生过。
好在最后狱警没太在意,才险些躲过了一劫。
做好了钥匙,接下来就要解决如何开锁的技术问题。
因为这道门的锁眼向外,唯一办法只能通过窗户操作。
没过几天,蒂姆又制作了一个长臂开锁工具,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监狱之中,任何异常之举都会被放大。
监狱官也观察到蒂姆在偷偷摸摸做些事情。
为此,还搞了一次突袭检查,但是没有发现任何证据。
为了躲避搜查,蒂姆把钥匙藏到能够藏的任何地方。
比如,监狱花园的土壤里。
温水瓶的底座里。
壁灯的灯罩里。
书架里,墙缝里,洗衣粉桶里。
经过反复的实践,蒂姆已经完全掌握了制作监狱钥匙的核心技术。
甚至可以利用肥皂制作模型。
在短短几个月之内,蒂姆已经为监狱的15扇门制作了39把木钥匙。
他在牢房、走廊,传达室、行*楼自由进出,天没被任何人发现。
在越狱之前,蒂姆甚至劝说其他狱友和自己一起逃走。
其实,这些狱友大都是反犯种族隔离的*治犯。
对于他们来说,一起越狱风险太高,于是他们选择以留下来的方式继续战斗。
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间,蒂姆三人换上了偷来的工作服。
他们打开了一扇扇大门,躲过了监视的警卫,最终走出了监狱。
前面说了,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
而片中的大部分人都有历史原型。
有意思的是,片中主角蒂姆的现实原型也参与到影片的拍摄中。
当年蒂姆越狱成功,南非展开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搜捕。
他和同伴逃到坦桑尼亚又转至伦敦继续战斗。
年他们被赦免,年种族隔离制度瓦解,年曼德拉被选为南非总统。
看完整部电影,你会发现《逃离比勒陀利亚》没有多深的隐喻,也没有多高级的艺术表达。
甚至在开篇说到的反种族隔离制度的*治运动,也没有过多讨论。
它的精髓在于把一个故事讲得精彩,且调动观众的情绪。
在影片中,有好几个桥段处理得相当精彩。
比如,蒂姆用长臂开门锁,但是钥匙却掉了下来。
他在木棍一头黏着牙膏,试着把地上的钥匙粘起来。
一边是来回走动的警卫,一边是不断掉落的钥匙。
观众隔着屏幕都感受到情况危险。
再比如,蒂姆第一次从走廊逃到楼下。
在这种寂静的环境下,视听语言放大了各种细节,来突出人物的紧张。
两人躲避警卫,藏进小房间,周围黑暗,灯光只照到了两人的蓝眼睛。
一个眼神就突出了人物全部的状态。
这种肾上腺素狂飙的观影体验,也只有亲自看看电影才能体会到。
世界上的东西,只有失去后才能感受到珍贵。
而内心的渴望,又驱使着人物奋不顾身地行动。
电影中,越狱如此。
现实中,宅家隔离的你也是如此。
不过,不用担心,自由出入的那一天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