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ElonMusk),年6月28日出生于南非的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现名:茨瓦内),拥有加拿大和美国双重国籍,企业家、工程师、慈善家。现任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CEO兼CTO、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太阳城公司(SolarCity)董事会主席。年,埃隆·马斯克投资万美元与合伙人联合创办了光伏发电企业太阳城公司。年5月31日,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的“龙”太空舱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返回地球,开启了太空运载的私人运营时代。
年11月21日,美国著名财经杂志《财富》揭晓了“年度商业人物”,特斯拉汽车CEO马斯克荣登榜首。年9月22日,彭博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埃隆·马斯克排第11名。年12月14日,荣获“年最具影响力CEO”荣誉。年12月4日,位列《彭博商业周刊》年度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第43位。
文章略长,仔细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下面正文↓
提到埃隆·马斯克(ElonMusk),相信很多人会想到SpaceX、特斯拉、SolarCity这些公司。这位“硅谷钢铁侠”为什么有如此多疯狂的想法?又为什么会创立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企业?
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美国科技界有很多人认为埃隆·马斯克堪称硅谷新一任扛把子。当然这种看法也有很多反对意见:比起盈盈一握充满亲和力的苹果手机,马斯克“鼓捣”的那些电动汽车、火箭、太阳能电池、超级隧道胶囊列车对普通人来说都很有距离感。
为了拉近距离,故事不妨从这个人开始讲起。▽
钢铁侠托尼斯塔克
托尼的原型正是马斯克。
漫威电影《钢铁侠》和《复仇者联盟》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托尼的定位是这样的:天才、超级富豪、花花公子和慈善家。
影片中,托尼还是一个“热衷上天”的工程师以及清洁能源的先行者。把这些关键词拼凑起来,再去掉演员的个人(骚包)气质,就基本可以给马斯克定调了。
上了时代周刊封面的马斯克-“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个人之一”
任何人都有去实现儿时梦想的使命
生于南非的马斯克小时候是个胆小害羞的小宅男。因为性格太老实,还会被坏孩子们霸凌。于是,孤独的小马斯克把自己大把的时间投入到编程和漫威漫画中,他的太空梦想也悄悄形成了。
马斯克(左)和弟弟
年,12岁的他自己写了一个游戏blastar的代码,将它卖了美元。
后来,在美国宾州大学和斯坦福深造之后,他先后开发了企业黄页网站zip2和网上支付软件PayPal。
青年马斯克in标准程序员格子衬衫
作为一个年轻的天才富豪,他只要继续开发程序、投资软件公司或是搞搞房地产,甚至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做,都可以活得优哉游哉。但他却没忘记儿时的梦想——去火星。
那时,硅谷流行着一个笑话:“最近有人在航空领域挣了点小钱”。
这个段子的笑点在于:1、航空业是个赔钱买卖,根本没有私企涉足,只有政府才有这个财力(因为花纳税人的钱不心疼),2、即使能挣小钱,前提也是巨大投资,傻子才会做。3、更不要提,这件事本身就很危险。
马斯克的一个铁哥们甚至录了一个各种火箭不幸爆炸的合辑给他看,想要吓住他……
但是,为了学习相关知识,马斯克仍联系了一个计划把老鼠送上天空的民间组织,他另一个朋友听闻后送了大大的一块奶酪给他养老鼠,表示自己只能帮他到这里了。
面对这番吓唬和打趣,马斯克还是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投入了新公司SpaceX。
SapceX寒酸的成立仪式(左3是马斯克)
公司是造火箭的,他需要火箭,就跑去俄国买,在讨价还价时被傲慢的俄国人当做有钱的傻富豪和门外汉羞辱了一番。
陪伴他的朋友心想:这回马斯克一定会打退堂鼓。没想到在回程的飞机上,马斯克已经自学了火箭研发部门的大致框架,准备自己招揽一批工程师自己造火箭了。
马斯克身着自家公司研发的宇航服
作为CEO,马斯克一周七天和工程师们一起无休无眠地工作。每天早上,前一天有幸回家过夜的员工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睡在桌子下面的马斯克和同事给踢醒。一些人因为不堪压力而离开,而更多地人则因为抱有同样的梦想和好奇心加入进来。
私人研究火箭并非容易之事,尽管SpaceX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全力以赴,还是接连三次发射失败,而马斯克之前赚到的钱,几乎只够三次发射。
于是,SpaceX开始了异常辛苦的融资,马斯克也动员了所有的亲朋,包括自家的员工。按照一般的商业逻辑,员工不仅全年无休,还要承担失业的风险,最后居然还得为公司倒贴钱,简直是业界笑柄——然而很多员工都拿出了自己的钱。
终于,第四次发射成功了。
猎鹰火箭升空
NASA也看中了SpaceX的韧劲和实力,跟它签了数十亿的运送太空物资和宇航员的合同。
去往火星之路,当然并不会止步于发射火箭。然而除了SpaceX,马斯克同时还运营着:
电动能源汽车特斯拉Tesla
太阳能系统公司SolarCity
最近还有研发超级隧道和胶囊列车的公司TheBoringCompany
……
很多人都惊叹马斯克跨界能力,另一些人则指责他三心二意。其实,在马斯克自己的哲学中,其实他一直都在做同一件事情:
哪些事情最有可能影响到人类未来?
《彭博商业周刊》曾评价说,比起乔布斯玩到最酷炫的境界,马斯克创业的出发点往往更像一个负责人的成年人。
乔布斯的智能手机未见得能给人类这个物种带来多少质的提升,从娱乐至死、沉迷虚拟世界的角度来看,倒在毁灭人类的进程上推了一把,于是马斯克说,“那我就用科技来拯救人类吧。”
怎么拯救?马斯克在第67界国际宇航大会的演讲中提到,人类大概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永远留在地球直到灭绝,二是移民宇宙成为一个跨星球物种。而他自己肯定支持后者。
为了拯救人类,他研发火箭和飞船、研发火箭回收以大幅度节约成本,让人们未来“卖掉一栋房子就能走出地球”。
一个完美的火箭海面回收现场
飞船进入太空,需要两扇巨大的太阳能板供能,而不能完全依靠从地球带氢气或甲烷。如果人类真的住在火星上,势必也不能携带大量石油。他说:“我希望自己能够死在火星上——不过当然不是在进入火星大气层时摔死。”
于是,研究太阳能电池的Solarcity和至少跟私家车一样便宜的电动车Tesla就很有必要被发明出来了。
上个月,马斯克公布了环球火箭旅行计划,从纽约到东京只需要25分钟,横跨大西洋只需要10分钟。
火箭旅行预计将于年开售
不少人兴奋之余,问起了这种旅行的安全和费用问题。而SpaceX早已稳稳掌握了从太空安全回收火箭的技术,因此这种往返地球的火箭用起来也是很经济实惠而又安全的。
另外,挖掘隧道的超级高铁,也并非完全是富豪厌倦了堵车的任性发明。在刚刚殖民火星,如果人们暂时没有改造好大气层,一个完善的地下隧道交通是必备的。
高速隧道概念图
最后,马斯克最新的动向是研究怎样让人脑和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提高人脑效率的同时,也防备着纯AI越过人类。(毕竟前面为了移民火星忙乎了那么多,没成功之前可不能先让AI把人类给灭了……)
是天才,还是“大龄自闭儿童”?
马斯克也许在技术上是个天才,但他却对处理人际关系很不擅长。
剑桥大学自闭症研究中心的负责人西蒙·巴伦-科恩曾提出“极度雄性”大脑的理论,即那些“纯男性”地去思考问题的男人,总是缺乏同理心,严重时几乎跟自闭症儿童的交流水平一样。
图片中为马斯克的“欠揍”名言:“我觉得平凡的人可以选择变得不平凡啊”
TED演讲现场,马斯克被问到,为何你如此成功,憋了半天,他说,“我很努力……”。
在管理公司方面,只要认为员工不够格,马斯克的方式是立马开除,不少高管都劝说他这么做不妥,而马斯克却一脸疑惑地反问,“那还能怎样啊?”
电影中的钢铁侠也经常把自己和女朋友的关系搞糟
因为工作太忙,马斯克曾经离过两次婚。可是他其实很渴望爱情。彭博的记者要给他写传记,于是跟他谈到婚恋话题,马斯克一脸苦恼的对记者说,
“我很忙,但我得找个女朋友啊。女人到底需要多少时间?”。低下头认真计算了一下,他抬起头问道:“那,一个星期20个小时够不够?”
憋笑到内伤的记者后来如实地在文章里记载了这幅场景。
“理智的人都适应世界,没理智的人都要世界适应他,所以世界所有的进步,全靠没理智的人。”
在科幻剧《星际迷航:发现号》中,马斯克被人类当做太空先驱来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