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西澳大利亚州的国际废奴组织WalkFree指出,印度是当今世界蓄奴最多的国家。他们每年都会统计全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奴隶制,并给出一系列现代蓄奴国家排名。根据这个组织的的统计,年全世界范围内有万人正在现代奴隶制中劳作,而印度就独占了多万。
种群制度是这样划分的
刹帝利服从婆罗门,吠舍又把刹帝利服从,
首陀罗忠于自己职责,他们服从前三个种姓。
——《罗摩衍那》
小祭司,学生时代
一、四种姓及其亚种姓超过三千
在印度旅行,有个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老生常谈的种姓制度。
湿婆像
印度人本身也不忌讳,至少高种姓不介意,他们在自己的公众平台上讨论得热火朝天。一般而言,高种姓发言积极,认为种姓制度已经消亡,他们自己在生活中不介意种姓。但这种言论通常会遭到低种姓围攻,他们用实例说明,种姓制度根深蒂固,歧视无处不在。
傲慢的祭司
相传梵天的儿子摩奴(Manu)创作《摩奴法典》(Manusmti),被奉为婆罗门教经典。法典详细划分种姓制度(Varna),梵天的嘴巴化成白色的婆罗门(Brahmins),是祭司,地位最高;双臂化为红色的刹帝利(Kshatriyas),是武士、贵族和王侯;双腿化为黄色的吠舍(Vaishyas),是地主、商人;双脚化为黑色的首陀罗(Sudras),是雇工及仆役。除四种姓,印度还有一类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贱民”(Dalit),即“不可接触者”,专干脏活累活,据说人口达二亿。
缝纫机先生
当然,这是聪明人以神的名义编撰出来的种姓制度。但种姓制度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最初可能与印欧诸神的三种传统职能有关,如创造、保护、建设。梵语“种姓”(Varna)原意为“肤色”,雅利安人征服次大陆土著居民后,将其添加到第四种姓,为了保持他们的“高贵血统”,便以肤色深浅区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
这个用餐场景令人不安
墨西哥作家帕斯(OctavioPaz)在他的《印度札记》中说,古印度“没有历史概念,时间是梵天的一场大梦。因此印度的社会制度起源与模式,不像希腊或者中国那样能抛根问底,种姓制度不是由黄帝那样的神话英雄所创立,而是自行孕生的。虽然经由众神和宇宙的旨意,出自社会的底土,有如植物。”他是作家,也是墨西哥驻印外交官。
创世纪,沉睡中的毗湿奴
这个制度有多复杂?四种姓及其亚种姓,零零总总,算起来超过个,各自都有不同的神祇、血缘、职业、婚姻甚至食物禁忌等。与传统阶级制度不同,种姓与生俱来,不因财富和权势而转移,是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种姓被两条绳索拴着,一是行业与职业,二是地域和语言。我们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个人在娘肚子里的时候,他在世间的整个旅程就已经定格。其实古印度人也诅咒和唾弃种姓,伐致呵利(Bhartrhari)写道:“愿种姓下地狱,成群品德降得更低;善良天性堕悬崖,高贵门第火焚去。”
骑着孔雀的梵天
二、印度人的全名包含他的种姓职业及家庭背景
我看过宝莱坞影星阿米尔汗(AamirKhan)主持的一期“真相访谈”节目,其中一位嘉宾是德里大学教授考沙尔·帕瓦尔(KaushalPanwar)博士。她是一位梵文专家,也是一位达利特。考沙尔讲述了她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中所遭受的各种歧视,甚至她在尼赫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所坐过的座位,都要被清洗、用烟熏消毒。考沙尔的遭遇,听得阿米尔当场落泪。
孟买的露天洗衣集市,主要工人为达利特
考沙尔的叔叔说:“如果把她送进大学,我们将会失去尊严。”因为在印度人眼里,种姓制度是一种社会现实,必须要自觉遵守。达利特就应该避让高种姓,在学校受到非难,是“达利特”自己的问题,所以只能逃避。印度人有个神奇的理论,有位议员竟然说:“女人遭流氓蹂躏,是女人自己的问题,她就不应该出门。”这算哪门子道理?还有比这更混蛋的逻辑吗?
一群中学生
庆幸的是,考沙尔没有放弃,终于学有所成。事实上,以她专家教授的头衔,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尊严,在生活中依然被高种姓歧视,更遑论其他“达利特”。一位被迫放弃公务员职位的达利特说:“政府给了我生计,但永远给不了我尊严。”
南印度戏剧卡塔卡利
通常来说,印度人的全名包含他的种姓、职业及家庭背景。在现实中,连印度人自已都说,“我们跟傻瓜一样,仍然喜欢问别人的‘全名’以便快速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所以低种姓年轻人,通常会取个常见的中性名字,以淡化他的种姓背景。但是,如果当聊天深入到他的种姓,他通常会说自己是婆罗门。印度人民党主席撰文说:“如果我可以做一件改变印度的事情,我希望废除种姓制度。”
两只乌鸦爬到莫迪头顶
“我们社会最大弊病是种姓制度,要想前进,就必须废除;应该唯才是举,而不是按照宗教种姓。”“婆罗门只占总人口的5%,但不管在最高层还是最底层,他们实际上统治着整个国家。”很多有见识的印度人如是说。
海滩
《法显传》记载:“旃陀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杈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唐突。”一边敲响木头,一边喊“不洁、不洁”,好让其他人闻声避开,这哪里还有做人的尊严?《明史》记载柯枝国,“人分五等:一曰南昆,王族类;二曰回回;三曰哲地,皆富民;四曰革全,皆牙侩;五曰木瓜。木瓜最贫,为人执贱役者。屋高不得过三尺。衣上不得过脐,下不得过膝。途遇南昆、哲地人,辄伏地,俟其过乃起。”柯枝即今科钦(Cochin)。
洒红节(来自网络)
古代中国有“三教九流”、“士农工商”概念,但这个次序建立在权势和财富基础上。“学而优则仕”,或者“卖爵鬻[yù]官”,只有自己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改变。
修行者
奇怪的是,普通印度人不愿意承认种姓问题。一位印度制片人花四年时间,调查种姓制度,拍摄到“达利特”的一些“怪异行为”。如禁止“达利特”进入寺庙祈祷,路过婆罗门居所必须脱鞋,甚至连“开挂”的拖拉机,都不允许“达利特”挤上去。因为长期潜移默化,使“达利特”胆小懦弱,目光游移,没有自信。如果给他拍照,他会躲避,不像其他种姓那样张扬高调。在瓦拉纳西,帮我带路的“达利特”,甚至不敢进入高种姓人开的旅馆。
桑奇大塔雕塑,夜叉女
三、低种姓坚持让这个邪恶制度保留下来
印度独立后,宪法规定:“废除不可接触贱民制度,并禁止有任何形式的不平等对待。”但多数印度人认为,“那只是在法律层面,现实生活中对‘贱民’的歧视并未消除。”当务之急是“消灭腐败的政客和官僚”。
全身涂灰的苦行僧伯虎摄
实际上,政府对“达利特”额外关照。印度宪法有一项特别规定,即“照顾贫弱人民,特别是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的教育和经济利益”,政府强制在各级议会、政府部门、公共事务部门和教育机构中,为“表列种姓与表列部落”预留了席位,这就是印度所谓的“预留制”。此后又增加了一个“其他落后阶层”,将所有印度人按照社群分成了四大类:表列种姓、表列部落、其他落后阶层与先进种姓。
皈依天主教的南印度人
这个制度类似我们的少数民族政策,在政府部门预留一定席位给少数族裔。然而,“预留制”又带来新的问题,甚至暴力和死亡。
过马路
年7月,古吉拉特邦的“帕蒂达”(Patidar)种姓游行抗议“预留制”,造成社会动荡。他们认为,政府的“预留制”使大量低种姓占据公职和各经济部门岗位,导致他们丧失许多就业机会。为此要求政府,要么彻底取消“预留制”,要么把“帕蒂达”种姓也归入受照顾的“其他落后阶层”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难怪有人说:“如果废除基于种姓的预留制,那么种姓就会慢慢消失,预留制助推了种姓政治。”
理发
“预留制”为什么不能取消?现实情况是,“对邪恶种姓制度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高种姓呼吁废除种姓制度,但听到这个消息后本该高兴的低种姓却坚持让这个邪恶制度保留下来。”为什么?因为“低种姓政客害怕丢掉饭碗”。相对“达利特”,其他低种姓受到的伤害要小许多。印度曾有两个厉害的“吠舍”,即食品商人甘地和茶水小贩莫迪,算是“印度梦”实例。年7月,“贱民”出身的考文德(RamNathKovind)就任印度总统,为印度史上第二位“戝民”总统。
漂亮的纱丽
“一名达利特人成为这个国家的总统,但在安得拉邦的一个村庄,个达利特人家庭却面临着社会排斥。”一则报道这样说,可见“戝民”总统很难改变什么。值得玩味的是,“达利特”现在是一种政治筹码,够讽刺吧?事实上,印度历史上只有高种姓打死低种姓的事情,鲜有低种姓起来反抗的事例。
招摇过市
话说回来,持续三千多年的种姓制度,职业高度固定细化,但又能自然流转,优化行业资源,难道不是神的旨意?印度人认为:“在古代社会,种姓制度有重要意义,确保各种姓世世代代都有工作,促进各领域工业化。如理性遵守种姓制度,社会将高度发展。然而,高种姓的懒惰家伙过度利用这个制度,为一己私利而分化人们,结果导致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出现了贱民阶层。”
毗湿奴派
我想起人们津津乐道的印度信息技术及软件产业。据说他们的程序员极度细化,所以足够专业,通常能将所负责的“环节”做到炉火纯青。不知道这种技能,是不是得益于三千年的行业和职业分工?
《去印度,与诸神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