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勒陀利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农村不应该成为环保的死角 [复制链接]

1#

农村不应该成为环保的“死角”


□张铭贤


    马德明


  近年来,随着各项惠农*策的落实,我省农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然而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因其缺乏规划、缺少投入、缺乏治理却不断加剧,农村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防治逐渐走进人们视野,如何破解当前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各界高度重视和关注。


  农村环境问题的源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农村本身的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染,另一个是来自城市的污染转嫁。据统计,全省有5457万农村人口,以每年每人产生0.25吨垃圾计算,我省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就有1360多万吨。另外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虽然成为提高土地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但是这些农用化学物质及废弃物的污染却在加大。未被利用的化肥、农药残留于土壤或者直接进入空气和水环境中。在养殖方面,畜禽粪便污染严重。我省是养殖大省,畜禽养殖发展方式粗放,粪便还田比例低,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在一些地方,散养户甚至小规模的养殖户清理粪便的方式以干清和水冲为主,致使畜禽粪便成为主要污染源。


  农村生产与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更不应该成为环保的“死角”。


  与城市环保工作相比,农村环保工作要复杂得多,面广点多。农民的环境意识不强,大多数农民对科学用药、平衡施肥知之甚少,只是一味地加大剂量滥施农药,盲目施肥,结果不仅造成化肥农药利用率不高,而且对环境污染严重。比如在种植业中,农民只认识到使用化肥农药简单、方便,畜禽粪便用作农田肥料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严重分离。更为关键的是,农村污染防治资金匮乏。农村从财*渠道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资金。


  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也是我省建设新农村的要求之一。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块短板,因此,要科学发展,就必须做到农村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可喜的是,我省不少地方已经行动起来改变农村面貌。我省正在实施的为期三年的“百乡千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奖代补”鼓励治污,这为我们描绘出了农村环境逐步改善的路线图。仅仅有了这些还不够,改善农村环境还需要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发动更多的人、尤其是农民自身,行动起来,科学施肥、科学饲养,从源头减少污染产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